期貨指數合約是什么?和實際交易的合約關系是什么?

2018-9-8 / 已閱讀:3387 / 上海邑泊信息科技

期貨合約的生存周期一般很短,比如1年到2年。在研究開發策略模型的時候,可能需要在更長時間周期上做性能測試,這個時候就需要把很多很短的實際合約的數據拼接成很長時間段的數據。最簡單的拼接方法就是每段只選取持倉量和成交量最大的合約拼接,這個叫主力連續合約,但是在拼接點上它是跳空不連續的。而期貨指數合約則使用按持倉量加權平均的方法拼接,可以從一組老合約無縫連續過渡到一組新合約,實現歷史上更長周期的連續金融時間序列數據分析。

在實際期貨指數合約計算的時候,情況會更復雜。比如某些品種交易不太活躍,中間可能中斷了幾天都沒有交易和行情,這個時候在計算期貨指數合約采用加權平均的時候,如果忽略掉沒有行情的品種,可能反而會導致計算出來的期貨指數合約行情數據忽上忽下,失去了本來需要的連續性,因此這個時候無論是計算歷史數據還是根據采集來的實時行情數據計算指數行情數據,都需要使用歷史上最近一個成交的行情和持倉數據補上這個品種的數據后再做加權平均,這樣計算出來的期貨指數合約才是連續的。

期貨指數合約只是一個虛擬的合約,實際上并沒有一個實際合約與它對應。因此,以它為基礎數據研究開發出來的策略無法直接執行。最簡單的辦法是選擇當前主力合約近似代替,對于小規模資金的投資這來說,因此造成的誤差可以忽略不記。而對于大規模資金的投資者來說,則可以構建一個動態的一籃子合約組合來模擬逼近期貨指數合約,不同合約之間的權重按照指數加權計算時實際采用的持倉量加權比例來確定,這個加權比例也是每天動態變化的,如果靠人工去計算和維護這個持倉組合是不現實的,因此需要程序化交易系統每日計算持倉比例,并動態做出換倉移倉指令,每日自動完成移倉,保證實際的投資組合是和期貨指數合約最為逼近的。

 

 


上一篇:期貨主力合約是什么?和實際交易的合約關系是什么?
下一篇:訂單商品如何管理啊?需要管理哪些內容?

推薦列表

返回博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