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ERP

2018-8-14 / sdj / Uncategorized / 0 Comments

01:什么是ERP? 

ERP(Enterprise Resources Planning,“企業資源計劃”系統)是由不同功能模塊組成的軟件包,它采用計算機和網絡通訊技術的最新成就,是旨在對企業的多種資源進行計劃和實現物流、資金流、信息流(“三流”)統一的操作平臺和管理信息系統。在ERP中,許多科學的和先進和管理思想得到了充分的體現。可以從三個層次進行定義:

(1).管理思想:ERP是由美國著名的計算機技術咨詢和評估集團Garner Group Inc.提出的一整套企業管理系統標準,其實質是在MRPII(Manufacturing Resources Planning,“制造資源計劃” )基礎上進一步發展而成的面向供應鏈(Supply Chain)的管理思想;

(2).軟件產品:是綜合應用了客戶機、服務器體系、關系數據庫結構、面向對象技術、圖形用戶界面、第四代語言(4GL)、網絡通訊等信息產業成果,以ERP管理思想為靈魂的軟件產品;

(3).管理系統:是整合了企業管理理念、業務流程、基礎數據、人力物力、計算機硬件和軟件于一體的企業資源管理系統。

物料需求計劃(Material Requirement Planning,MRP)指企業的信息管理系統對產品構成進行管理,借助計算機的運算能力及系統對客戶訂單,在庫物料,產品構成的管理能力,實現依據客戶訂單,按照產品結構清單展開并計算物料需求計劃。實現減少庫存的管理目標。

物料需求計劃Ⅱ(Material Requirement PlanningⅡ,MRPⅡ),指在企業技術、管理和經濟上有效地建立起來的一個過程,貫穿于市場經銷、產品設計、制造工藝、生產計劃、物資供應、生產作業與控制、倉儲管理和財務成本等環節。

供應鏈管理(Supply Chain Management,SCM)指從原材料采購直到產品銷售,供應鏈管理設計、計劃、控制可能因素并同時協調與優化物流、資金流、信息流,著重供應商、制造商、批發零售商以及服務供應商和客戶之間的協調處理。

業務流程重組BPR(Business Process Reengineering)是最早由美國的Michael Hammer和Jame Champy提出的,在九十年代達到了全盛的一種管理思想。它強調以業務流程為改造對象和中心、以關心客戶的需求和滿意為目標、對現有的業務流程進行根本的再思考和徹底的再設計,利用先進的制造技術、信息技術以及現代化的管理手段、最大限度地實現技術上的功能集成和管理上的職能集成,以打破傳統的職能型組織結構(Function-Organization),建立全新的過程型組織結構(Process-Oriented Organization),從而實現企業經營在成本、質量、服務和速度等方面的巨大改善。

BPR的核心思想就是實現對整個供應鏈的有效管理。

  

02:ERP的實施分哪些階段?

ERP的實施通常分為準備、咨詢、設計、開發、實施、上線及后續服務支持四個階段。


03:ERP系統如何提高企業竟爭力?

我國已經由計劃經濟迅速轉向市場經濟,在加入WTO之后,所有企業都直接面臨著激烈的市場竟爭,企業原有的管理體制已經不能適應新經濟時代的發展,通過單一環節或等級式的管理已不能解決所面臨的復雜問題。ERP系統注重企業管理的全面性、系統性,重視企業與外界的關系,支持全球化經營等,同時ERP還能使企業以更低的成本為客戶提供更多的服務。成功地選擇和實施ERP能有效地提高企業的管理、工作及設備等效率,實現快速信息傳遞與共享,從而達到管理水平的全面提高,使企業活力及竟爭力加強。


04:ERP對實際業務的有哪些幫助?

高透明度的產品和項目信息可以在線讀取,以便產品和項目銷售活動

減少書面作業,在線上進行處理和審批采購請求、采購訂單、維修工單、客戶服務、項目運營等

不需要多增加業務人員處理大幅增長的業務交易量

管理信息可以在任何地方,任何時刻在線建立、查詢、修改

ERP系統的多模塊集成功能和準確的數據有效的縮短了期間結算時間


返回行業動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