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市場的核心價值是什么?
金融市場的核心價值就是將“信任”量化和數字化,以市場定價的方式對交易者進行對價補償。

投資家致力于生產“信任”和降低“風險”并獲得對價補償,企業家專注于某個產業鏈的投資。
而投機家通過轉移信任和風險以獲取收益,商人貿易家則是專注于某個產業鏈的投機家。投機家的存在使得投資家有了套期保值的交易對手方,投機家以買賣價差作為對價補償收益。
騙局、賭場經濟和依靠接盤俠來割韭菜是主觀破壞和濫用信任的行為,并增加了經濟運行總體風險。
為了量化整體價值創造,量化金融對價值鏈進行分解、量化和定價,通過金融工具鏈接和重構價值鏈來創造價值。對信任做量化和數字化統計和記錄的報表叫做“資產負債表”,特定產業、區域和群體的信任的中央交易對手方和清算所叫“銀行”,最上級中央交易對手方和信任清算所叫“中央銀行”。擴表是信任增加的結果,而不是因。信任坍塌會導致壞賬、縮表,并增加社會總體溝通成本和降低社會生產率。
對整體價值創造有益的形式主義和虛擬金融市場通過價值鏈分解和交易其成本,與之配套的金融工具也是通過價值創造和成本在時間、空間和人力上的調配、再分布和匹配來創造價值。只有這個整體的系統創造的價值大于運營成本的時候,這個虛擬經濟系統才是可持續的金融市場。否則,當創造的價值小于或者遠小于運營成本的時候,這套形式上的虛擬經濟就變成了龐氏騙局,原來正常的金融工具就變成了騙局工具。金融工具無法從微觀和個體層面判斷它是服務于實體的還是騙人工具,只有從系統層面才能做出這樣的判斷。而如果本身就沒有系統的話,大概率比如99.99%會淪為賭場和騙人工具。
總之,金融市場的存在是在增加信任和信心及降低總體風險,而不是龐氏騙局、賭場和騙人做接盤俠。